【千夫指是什么意思】“千夫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千人所指,无病而死。”原意是说一个人被一千个人指着骂,即使没有生病也会死去。后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做了不正当的事,受到众人的指责和唾弃,最终导致失败或灭亡。
下面是对“千夫指”的详细解析: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千夫指 |
出处 | 《汉书·王嘉传》 |
原意 | 被一千人指着骂,无病而死 |
现代意义 | 指因行为不当,遭到众人谴责,最终失败或毁灭 |
使用场景 | 批评不良行为、警示他人不要为非作歹 |
情感色彩 | 贬义词 |
二、成语解析
“千夫指”中的“千夫”指的是众多的人,“指”是指出、指责的意思。整个成语强调的是集体的愤怒和谴责,具有很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批判意味。
在古代,这种说法往往用于劝诫官员或权贵要廉洁自律,否则一旦失去民心,就会遭到社会的强烈反对,甚至身败名裂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历史人物:如秦朝的赵高,因专权跋扈,最终被群臣所指,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。
2. 现代应用:可用于批评某些官员腐败、企业失信等行为,表达公众对其的不满和谴责。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千夫指”的关系 |
众叛亲离 | 众人背叛,亲人离去 | 含义相近,强调孤立无援 |
口诛笔伐 | 用言语和文字进行谴责 | 与“千夫指”有相似之处 |
孤立无援 | 被众人抛弃,无人支持 | 与“千夫指”有联系 |
五、结语
“千夫指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严厉批评,更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力量体现。它提醒人们,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,避免因一时之利而招致众人的指责和唾弃。
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尤其是在面对权力滥用、道德失范等问题时,能够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