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童年的发现出处】一、
《童年的发现》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散文,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对生命起源的思考和探索,展现了儿童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珍贵。文章不仅描绘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对“人是从哪里来的”这一问题的追问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对科学知识的封闭与限制。
本文最早发表于1985年,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一篇短文,后被广泛收录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,成为许多学生学习写作与思考的重要文本。文章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。
二、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文章名称 | 童年的发现 |
作者 | 贾平凹 |
发表时间 | 1985年 |
文体 | 散文 |
主题 | 儿童的好奇心、对生命起源的思考、成长中的认知变化 |
出处 | 最初发表于1985年的文学刊物,后被收录于中小学语文教材 |
教育意义 |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思考,培养探索精神 |
语言风格 | 朴实自然,富有感情 |
思想内涵 | 反映了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成人世界之间的隔阂 |
三、结语:
《童年的发现》虽然篇幅不长,但内容深刻,能够引发读者对成长、思考与认知的共鸣。它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篇目,也是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小窗口。通过这篇文章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童年记忆的珍视,也能体会到他对人类认知过程的深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