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岌岌可危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岌岌可危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事物或局势非常危险,随时可能崩溃或失败。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高度的不稳定性与潜在的危机。
一、
“岌岌可危”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哀今之人,胡憯而莫惩?”后人引申为形容形势非常危险,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,随时可能出问题。该成语多用于描述政治、经济、环境、健康等领域的严重风险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岌岌可危”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、企业、个人或系统处于非常危险的边缘,稍有不慎就可能崩溃或失败。
二、表格形式解析
词语 | 岌岌可危 |
拼音 | jí jí kě wēi |
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 |
释义 |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,接近崩溃或失败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局势、状态等 |
近义词 | 危在旦夕、千钧一发、命悬一线 |
反义词 | 安然无恙、稳如泰山、安然无事 |
例句 | 该国经济濒临崩溃,形势岌岌可危。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- 政治领域:某国政府因腐败问题导致民众不满,政局岌岌可危。
- 经济领域:公司财务状况恶化,债务沉重,发展岌岌可危。
- 环境领域:生态系统遭受破坏,物种灭绝风险加剧,生态平衡岌岌可危。
- 健康领域:患者病情严重,生命体征不稳定,情况岌岌可危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岌岌可危”强调的是“即将发生危险”的状态,而非已经发生的后果。
-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在轻松或非正式场合使用,以免显得过于夸张。
- 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,适用于正式或严肃的场合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岌岌可危”是一个具有强烈警示意味的成语,常用于强调某种状态的极端危险性。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复杂局势中的紧张感和紧迫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