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跃然纸的意思】“跃然纸上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文章、绘画等作品中的人物或场景描写得非常生动、形象,仿佛从纸面上跳出来一样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高超技艺,也表达了读者对作品真实感和感染力的赞赏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跃然 | 跳跃的样子,形容生动、活泼 |
纸上 | 指文字或图画所呈现的纸面 |
整体意思 | 形容描写或描绘得非常生动、逼真,仿佛人物或场景从纸面上跳出来 |
二、成语来源与用法
“跃然纸上”最早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,在描述人物形象时使用。后逐渐成为常用成语,广泛用于文学、艺术评论中。
- 常见用法:
- “他的小说描写细腻,人物形象跃然纸上。”
- “画家笔下的山水画跃然纸上,令人仿佛置身其中。”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、呼之欲出 |
反义词 | 呆若木鸡、死气沉沉、平淡无奇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文学评论 | 这位作家的语言极具感染力,人物形象跃然纸上。 |
艺术评价 | 这幅画色彩鲜明,细节丰富,让人感觉跃然纸上。 |
日常交流 | 他讲的故事太精彩了,简直跃然纸上,让人身临其境。 |
五、总结
“跃然纸上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作品中的描写非常逼真、富有感染力。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写作水平,也体现了读者对作品的深刻感受。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作品,能够做到“跃然纸上”,都是很高的成就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、来源、用法以及相关词汇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,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