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甲苯磺丁脲】甲苯磺丁脲(Glibenclamide)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,属于磺酰脲类药物。它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,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。该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,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和禁忌症。
一、基本概述
项目 | 内容 |
药物名称 | 甲苯磺丁脲 |
英文名 | Glibenclamide |
分子式 | C19H26N4O3S |
药物类别 | 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 |
适应症 | 2型糖尿病(尤其适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无效者) |
作用机制 | 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,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|
服用方式 | 口服 |
常见剂型 | 片剂 |
二、药理作用
甲苯磺丁脲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降糖作用:
1. 促进胰岛素分泌: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脲受体结合,促使胰岛素的释放。
2.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: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,提高葡萄糖的利用效率。
3. 抑制肝糖生成:减少肝脏中糖原的分解,从而降低血糖水平。
三、用药注意事项
注意事项 | 说明 |
禁忌症 | 对本品过敏者、1型糖尿病患者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|
副作用 | 常见为低血糖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;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体重增加 |
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| 与酒精、其他降糖药、β受体阻滞剂等合用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 |
使用剂量 | 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,通常起始剂量为2.5mg/日,最大剂量不超过15mg/日 |
监测指标 | 定期监测血糖、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 |
四、总结
甲苯磺丁脲作为一种经典的磺酰脲类降糖药,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。其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有效控制血糖水平。然而,由于其可能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,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嘱,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,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。对于特定人群,如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,需谨慎评估后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