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百无聊赖的意思是什么】“百无聊赖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在情绪低落、精神空虚或无所事事时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都较为常见,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并不清楚。下面将从词义、出处、用法及近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词语解析
1. 词义解释:
“百无聊赖”原意是指“百种无聊,难以排遣”,形容人感到极度的无聊、空虚、寂寞,甚至有些绝望的情绪状态。这种状态通常出现在一个人没有事情可做、心情低落或生活缺乏目标的时候。
2. 出处:
“百无聊赖”最早见于古代文献,如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中提到:“心无定志,百无聊赖。”后来在诗词、小说中也常被使用,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无奈。
3. 用法:
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,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。它常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,也可以用于描述环境或社会氛围。
4. 近义词:
- 孤独无依
- 心灰意冷
- 无精打采
- 无所适从
5. 反义词:
- 兴趣盎然
- 精神饱满
- 忙碌充实
- 意气风发
二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百无聊赖 |
词义 | 形容人感到极度的无聊、空虚、寂寞,情绪低落,难以排遣 |
出处 | 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后广泛用于文学作品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尤其是文学作品中,描述人物心理或环境氛围 |
近义词 | 孤独无依、心灰意冷、无精打采、无所适从 |
反义词 | 兴趣盎然、精神饱满、忙碌充实、意气风发 |
三、使用示例
- 文学作品中:
“他独自坐在窗前,百无聊赖,望着窗外飘落的枯叶,心中一片凄凉。”
- 日常生活中:
“周末在家没事干,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,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。”
四、注意事项
虽然“百无聊赖”是常用成语,但在口语中使用较少,更适合书面表达。此外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因过度使用而显得生硬或不自然。
总之,“百无聊赖”不仅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人类内心状态的深刻描绘。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