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毁翻译及赏析分别是什么】一、
《原毁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,属于“古文运动”的代表作之一。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上对人才的不公正评价现象,批判了当时士人之间互相贬低、嫉妒和诽谤的风气,强调了应当以客观、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,尤其是对有才能的人应给予应有的尊重与肯定。
在“翻译”方面,《原毁》的语言较为古雅,但内容主旨清晰,可通过现代汉语进行逐句解释;而在“赏析”方面,则需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、思想主张以及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深入分析。
以下为《原毁》的翻译与赏析内容整理:
二、表格:《原毁》翻译及赏析
内容类别 | 内容详情 |
原文 | 原毁 韩愈 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重以周,故不怠;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 闻古之人有舜者,其为人也,仁义人也。聚人而观之,曰:“是人也,而可以为君乎?” 问之,则曰:“其为人也,孝弟忠信,而不可以为君。” 又问之,则曰:“其为人也,恭俭退让,而不可以为君。” 夫然后,乃知其不可为君也。然则,天下无舜乎?非也。吾见夫世之毁人者,未尝不自以为贤也。 |
翻译 | 古代的君子,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,对待别人则宽容而简约。严格全面,所以不会懈怠;宽容简约,所以别人乐于行善。 听说古代有一个人叫舜,他的为人是仁义的。人们聚集在一起看他,说:“这个人,可以做君主吗?” 问他们为什么,他们说:“他为人孝顺父母、尊敬兄长、忠诚守信,但不能做君主。” 再问他们,他们又说:“他为人恭敬节俭、谦逊退让,但也不能做君主。” 于是人们才明白他不能当君主。然而,难道天下没有舜这样的好人吗?不是的。我看到那些诽谤别人的人,往往自认为自己很贤德。 |
赏析 | 1. 主题鲜明:文章围绕“毁”展开,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人才的不公评价现象,强调应以公正的眼光看待他人。 2. 结构严谨:开头提出观点,中间通过举例说明,结尾点明主旨,逻辑清晰。 3. 语言简练:虽为古文,但用词精准,富有哲理。 4. 思想深刻:体现了韩愈“以道统文”的文学思想,强调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。 5. 现实意义:文章至今仍具有警示作用,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贬低他人,应以包容之心对待世界。 |
三、结语
《原毁》不仅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,更是一篇值得反复品味的哲学散文。它通过对“毁”的剖析,揭示了人性中的一些弱点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和社会风气的追求。无论是从语言还是思想层面来看,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