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疟病的词语意思】“疟病”是一个中医术语,常用于描述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。在现代医学中,疟疾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,而在传统中医理论中,“疟病”则更侧重于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的分析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疟 | 一种以寒热交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,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 |
病 | 指身体出现异常状态,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病理过程。 |
疟病 | 中医对疟疾的统称,多因感受“瘴气”或“湿邪”所致,表现为寒热往来、头痛、乏力等症状。 |
二、疟病的病因与症状
在中医理论中,疟病的成因主要包括外感湿邪、暑湿、寒湿等,同时体质虚弱者更容易发病。其主要症状包括:
- 寒战发热
- 头痛身痛
- 四肢酸软
- 汗出后缓解
- 周期性发作(每日或隔日)
三、疟病的治疗原则
中医治疗疟病多以祛邪、调和营卫、清热解毒为主,常用药物包括青蒿、柴胡、黄芩等。此外,针灸、艾灸等疗法也常用于辅助治疗。
四、总结
“疟病”是中医对疟疾的概括性称呼,强调其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。虽然现代医学已明确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,但在中医体系中,“疟病”仍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。了解“疟病”的词语含义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医对这类疾病的认知与处理方式。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名称 | 疟病 |
中医定义 | 由湿邪、暑湿等外感因素引发,以寒热交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|
现代医学对应 | 疟疾(由疟原虫感染引起) |
主要症状 | 寒战发热、头痛、乏力、周期性发作 |
治疗方法 | 祛邪、调和营卫、清热解毒;常用中药如青蒿、柴胡等 |
传统疗法 | 针灸、艾灸等辅助治疗手段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疟病”不仅是中医术语,更是对一种特定疾病在不同历史时期认知的体现。了解其含义,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认识这一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