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咏华山古诗原文】《咏华山》是一首描写华山雄伟壮丽景色的古诗,相传为北宋时期七岁神童寇准所作。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华山的高耸入云、气势磅礴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与敬畏之情。
一、诗歌
《咏华山》全文如下:
> 只有天在上,更无山与齐。
> 举头红日近,回首白云低。
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,但意境深远,语言凝练。诗人通过“只有天在上”表达了华山之高,仿佛只有天空才能与之比肩;“更无山与齐”进一步强调华山的独一无二;后两句则通过“举头红日近”和“回首白云低”的对比,生动地描绘出登临华山时的视觉感受,令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二、诗歌赏析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寇准(传说) |
朝代 | 北宋 |
体裁 | 五言绝句 |
主题 | 描写华山的高峻与壮美 |
艺术特色 | 语言简练,意境开阔,运用对比手法增强画面感 |
情感表达 |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敬畏 |
三、历史背景与影响
关于《咏华山》的作者,历史上有两种说法:一种认为是北宋名相寇准少年时所作,另一种则认为是后人托名之作。无论作者是谁,这首诗因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,成为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。
该诗不仅被广泛传诵,还常被用于小学语文教材中,作为学生学习古诗的重要篇目之一。
四、结语
《咏华山》虽短,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。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,也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,也能更加珍惜和热爱祖国的山河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