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端午节还叫什么节】端午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。它不仅是一个充满民俗色彩的节日,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除了“端午节”这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外,它还有许多别称和俗称。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名称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端午节的别名总结
1. 端阳节
“端”意为“开始”,“阳”指“夏天的开始”。因此,“端阳节”也表示端午节是夏季的开端。
2. 五月节
因为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,所以也被称为“五月节”。
3. 龙舟节
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,这一活动源于纪念屈原,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“龙舟节”。
4. 粽子节
端午节吃粽子是重要的传统习俗,因此人们也称其为“粽子节”。
5. 重午节
古代认为“五”是阳数,而“五月初五”是两个“五”相重,故称为“重午节”。
6. 天中节
在古代,端午节被认为是一年中“阳气最盛”的一天,因此又有“天中节”之称。
7. 浴兰节
旧时人们会在端午节用草药煮水沐浴,以驱邪避疫,因此也叫“浴兰节”。
8. 女儿节
在一些地区,端午节是女性的重要节日,如送艾草、佩香囊等,因此也有“女儿节”之称。
二、端午节别名一览表
别名 | 含义说明 | 地区或背景 |
端阳节 | 表示夏季的开始 | 全国广泛使用 |
五月节 | 因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 | 汉族传统节日 |
龙舟节 | 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习俗 | 江南、沿海地区 |
粽子节 | 吃粽子是端午节标志性习俗 | 全国普遍 |
重午节 | 五月初五为“重五”,即“重午” | 古代文献记载 |
天中节 | 被视为一年中“阳气最盛”的一天 | 古代阴阳学说 |
浴兰节 | 用草药水沐浴以驱邪避疫 | 传统民俗 |
女儿节 | 女性参与的节日活动较多 | 部分地方习俗 |
三、结语
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,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的多种别名反映了不同地域、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理解与传承。无论是“端阳节”还是“龙舟节”,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、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知。了解这些别名,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端午节的文化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