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宝鸡市暴雨灾害调查报告】2023年夏季,宝鸡市遭遇了近年来罕见的强降雨天气,导致多条河流水位迅速上涨,部分区域出现严重内涝、山体滑坡和道路中断等灾害现象。为全面了解此次暴雨灾害的影响情况,总结经验教训,现将本次灾害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。
一、灾害概况
根据气象部门监测数据,2023年7月15日至18日,宝鸡市多地连续降雨,累计降雨量达120~200毫米,其中凤县、太白县和麟游县降雨量最高,个别站点超过250毫米。强降雨引发山洪、泥石流、农田积水、房屋受损等次生灾害,对当地居民生活、农业生产及基础设施造成较大影响。
二、受灾情况统计(截至2023年7月25日)
区域 | 受灾人数(人) | 房屋受损(间) | 农田受灾面积(亩) | 道路中断(公里) | 倒塌桥梁(座) | 直接经济损失(万元) |
凤县 | 12,500 | 860 | 4,200 | 18 | 3 | 12,800 |
太白县 | 9,300 | 620 | 3,100 | 12 | 2 | 9,500 |
麟游县 | 7,800 | 450 | 2,800 | 10 | 1 | 6,700 |
其他区县 | 5,200 | 300 | 1,500 | 8 | 0 | 3,200 |
总计 | 34,800 | 2,230 | 11,600 | 48 | 6 | 32,200 |
三、主要灾害表现
1. 山洪与泥石流:凤县、太白县等地因山体松动,发生多处泥石流,阻断交通,威胁村民安全。
2. 农田积水:大量农田被淹,部分农作物绝收,影响农民收入。
3. 房屋倒塌与损坏:部分老旧房屋在强降雨中倒塌或受损,需紧急安置。
4. 道路与桥梁损毁:多条乡村道路被冲毁,桥梁结构受损,影响救援与物资运输。
5. 电力与通信中断:部分区域因积水导致电路中断,通信信号不稳定。
四、应对措施与成效
1. 应急响应启动:市、县两级政府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,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。
2. 群众转移安置:共转移受威胁群众约1.2万人,设立临时安置点,保障基本生活。
3. 交通与水利抢修:组织工程队伍对受损道路、桥梁进行抢修,恢复交通。
4. 农业救灾支持:相关部门派出农技人员深入灾区,指导灾后复产工作。
5. 信息发布与宣传:通过电视、广播、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提高群众防灾意识。
五、存在问题与建议
1. 防洪设施老化:部分山区堤坝、排水系统建设滞后,抗灾能力不足。
2. 预警机制不完善:部分偏远地区预警信息传递不及时,影响群众避险。
3. 应急物资储备不足:部分乡镇应急物资储备有限,影响初期救援效率。
4. 灾后重建压力大:受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,灾后恢复任务艰巨。
建议:
-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防洪排涝能力;
- 完善预警体系,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;
- 建立健全灾后救助机制,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;
- 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,提高全民防灾意识。
六、结语
本次暴雨灾害给宝鸡市带来了严峻考验,但也反映出全市各级政府在应急管理、抢险救灾方面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组织协调水平。未来,应以此次灾害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,提升城市韧性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附录: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宝鸡市应急管理局、气象局、水利局及各县区灾情统计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