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水深火热的意思】“水深火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民生活极度困苦、灾难深重的状况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战争与民生苦难,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水深 | 比喻处境极其艰难,如陷入深水中无法自拔 |
火热 | 比喻痛苦、煎熬,如置身火中般难受 |
水深火热 | 形容人民处于极度困苦、灾难深重的境地 |
二、出处与背景
“水深火热”最早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,故曰:‘与其有聚敛者,宁引其民。’”后来在《孟子·尽心上》中也有类似表达,强调统治者应关心百姓疾苦,避免让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。
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环境的恶劣,更常用于比喻社会动荡、战乱频仍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。
三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说明 |
作谓语、定语 | 常用于描述国家或人民的困境 |
举例 | 在那个战乱年代,百姓饱受水深火热之苦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民不聊生、饥寒交迫、苦不堪言 |
反义词 | 安居乐业、丰衣足食、安居乐业 |
五、总结
“水深火热”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,它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“水和火”,更是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刻描绘。在现代社会中,虽然我们不再面临古代那样的战乱与饥荒,但这一成语仍然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,倡导公平与正义。
通过了解“水深火热”的含义与用法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,也能从中体会到古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