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门立雪的典故
“程门立雪”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,它源于宋代学者杨时与程颐之间的求学经历。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,更成为后人学习和修身的重要典范。
相传,杨时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程颢的学生。后来程颢去世,杨时继续向他的弟弟程颐求教。有一年冬天,天气寒冷,大雪纷飞。杨时与同窗游酢去拜访程颐,恰逢老师正在闭目养神。为了不打扰先生休息,他们站在门外耐心等待。等到程颐醒来时,发现两人已满身积雪,却依然恭敬地守候在门口。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程颐,他不仅认真解答了他们的疑惑,还对这种虔诚的学习态度表示高度赞赏。
“程门立雪”的故事告诉我们,求知需要真诚与坚持。在现代社会中,虽然科技发达,信息获取更加便捷,但尊重知识、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仍然值得传承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“立雪”所代表的谦逊与执着,始终是我们追求学问、成就自我的重要品质。
此外,这个典故也提醒我们,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要保持耐心与毅力。正如杨时一样,只有脚踏实地、持之以恒,才能真正学到真才实学。因此,“程门立雪”不仅是古代学子的楷模,更是激励今人不断奋进的精神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