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倚马千言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倚马千言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形容一个人文思敏捷、写作能力极强,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大量文字。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作家、诗人或文人学士的才思敏捷和文笔流畅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倚马千言 |
拼音 | yǐ mǎ qiān yán |
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 |
含义 | 形容文思敏捷,能迅速写出大量文章 |
用法 | 多用于称赞他人写作能力强 |
近义词 | 文不加点、下笔千言 |
反义词 | 才疏学浅、文思枯竭 |
二、成语来源与背景
“倚马千言”最早出自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中的一则故事。相传东晋时期,有一位名叫王勃的少年才子,他在一次宴会上,面对宾客的请求,一边靠着战马一边挥笔写文,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就写出了上千字的文章,令人惊叹不已。因此,“倚马千言”便成为形容才子文思敏捷的典故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文学创作:在描写作家或诗人时,可以用“倚马千言”来形容他们的写作速度和能力。
2. 职场表现:在工作中,如果某人能够快速完成大量文案或报告,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夸赞他效率高、思维敏捷。
3. 学习评价: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,若学生文笔流畅、思路清晰,也可用此成语加以鼓励。
四、常见误用提示
- 误用对象:该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写作能力,不能用于其他方面如计算、绘画等。
- 语境不当:如果上下文中没有体现“快速写作”的意思,使用该成语可能显得不合时宜。
五、总结
“倚马千言”是一个极具文学色彩的成语,表达了对文人墨客才思敏捷的高度赞扬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风范,也常被现代人用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在写作上的进步。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