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曹刿论战翻译】《曹刿论战》是《左传》中的一篇经典文章,讲述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在长勺之战中的故事。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,展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智慧。以下是对《曹刿论战》的全文翻译及。
一、原文翻译
原文:
> 曹刿问于公曰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
>
> 问曰:“何以战?”
>
> 公曰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
>
> 对曰:“小惠未遍,民弗从也。”
>
> 公曰:“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”
>
> 对曰:“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。”
>
> 公曰:“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”
>
> 对曰:“忠之属也。可以一战。战则请从。”
翻译:
曹刿向鲁庄公请教说:“当权的人目光短浅,不能深谋远虑。”
他问:“您凭什么作战?”
鲁庄公说:“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,我不敢独自享用,一定分给别人。”
曹刿回答:“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,百姓不会跟从您。”
鲁庄公说:“祭祀用的牛羊、玉器和丝织品,不敢虚报,一定诚实对待。”
曹刿回答:“这种小信用没有得到神灵的信任,神灵不会保佑您。”
鲁庄公说:“大大小小的案件,即使不能一一明察,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。”
曹刿回答:“这是尽职的表现,可以凭此一战。如果开战,请让我跟随。”
二、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 |
作者 | 左丘明(传统认为) |
背景 | 春秋时期,齐国与鲁国发生长勺之战 |
人物 | 曹刿、鲁庄公 |
主题思想 | 强调“取信于民”是战争胜利的基础,体现儒家“仁政”思想 |
主要观点 | 1. 当权者缺乏远见。 2. 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。 3. 真正的胜利来自于公正与诚信。 |
写作特色 | 对话形式,语言简练,逻辑清晰 |
三、总结
《曹刿论战》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,阐明了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是否“取信于民”。文章强调政治家应具备长远眼光,并且要以公平正义赢得人民的支持。这不仅是对古代战争的反思,也是对治国理政的一种深刻启示。
通过这篇文章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智者的政治智慧,以及他们对“民心”这一核心理念的重视。这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思想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