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综合 > 日常问答 >

曹刿论战翻译

2025-09-18 20:41:12

问题描述:

曹刿论战翻译,时间紧迫,求直接说步骤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8 20:41:12

曹刿论战翻译】《曹刿论战》是《左传》中的一篇经典文章,讲述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在长勺之战中的故事。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,展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智慧。以下是对《曹刿论战》的全文翻译及。

一、原文翻译

原文:

> 曹刿问于公曰:“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”

>

> 问曰:“何以战?”

>

> 公曰:“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

>

> 对曰:“小惠未遍,民弗从也。”

>

> 公曰:“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”

>

> 对曰:“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。”

>

> 公曰:“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”

>

> 对曰:“忠之属也。可以一战。战则请从。”

翻译:

曹刿向鲁庄公请教说:“当权的人目光短浅,不能深谋远虑。”

他问:“您凭什么作战?”

鲁庄公说:“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,我不敢独自享用,一定分给别人。”

曹刿回答:“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,百姓不会跟从您。”

鲁庄公说:“祭祀用的牛羊、玉器和丝织品,不敢虚报,一定诚实对待。”

曹刿回答:“这种小信用没有得到神灵的信任,神灵不会保佑您。”

鲁庄公说:“大大小小的案件,即使不能一一明察,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。”

曹刿回答:“这是尽职的表现,可以凭此一战。如果开战,请让我跟随。”

二、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作者 左丘明(传统认为)
背景 春秋时期,齐国与鲁国发生长勺之战
人物 曹刿、鲁庄公
主题思想 强调“取信于民”是战争胜利的基础,体现儒家“仁政”思想
主要观点
1. 当权者缺乏远见。
2. 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。
3. 真正的胜利来自于公正与诚信。
写作特色 对话形式,语言简练,逻辑清晰

三、总结

《曹刿论战》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,阐明了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是否“取信于民”。文章强调政治家应具备长远眼光,并且要以公平正义赢得人民的支持。这不仅是对古代战争的反思,也是对治国理政的一种深刻启示。

通过这篇文章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智者的政治智慧,以及他们对“民心”这一核心理念的重视。这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思想资源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