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落井下石的落字是什么意思】在汉语中,成语“落井下石”常用来形容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时,再加以打击或伤害。这个成语虽然常见,但其中“落”字的具体含义却容易被忽略。本文将对“落井下石”的“落”字进行详细解析,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。
一、成语释义
“落井下石”原意是:当一个人掉进井里时,再往井里扔石头。比喻在别人已经陷入困境时,趁机加以打击,使对方更加痛苦。
二、“落”字的含义分析
在“落井下石”中,“落”并不是指“落下”或“降落”,而是表示一种“进一步恶化”的动作。它强调的是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,再增加一个负面行为,让情况变得更糟。
具体来说,“落”在这里有以下几种可能的解释:
含义 | 解释 | 举例 |
进一步恶化 | 表示在已有的状况上继续加重 | 如:他本来已经很倒霉了,你还落井下石 |
加害 | 表示主动施加伤害 | 如:有人在他落难时还落井下石 |
紧随其后 | 表示在他人遭遇不幸后立即行动 | 如:他刚出事,就有人落井下石 |
三、词语来源与演变
“落井下石”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《柳子厚墓志铭》,原文为:“落井下石,不救其难。”意思是说,当人掉进井里时,不去救助,反而往下扔石头,比喻冷酷无情的行为。
在古代,“落”字多用于描述某种动作或状态的延续,如“落泪”、“落雨”等,但在“落井下石”中,“落”更偏向于一种“加剧”的意味。
四、总结
“落井下石”中的“落”字并非字面意义的“落下”,而是指在他人已经处于不利处境时,进一步施加伤害或打击。这一用法体现了汉语中一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。
成语 | 落井下石 |
“落”字含义 | 进一步恶化、加害、紧随其后 |
成语本义 | 在别人已陷困境时再加打击 |
出处 | 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 |
现代用法 | 比喻冷酷无情、趁火打劫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落井下石”中的“落”字虽简单,但在成语中承担着重要的修辞和语义功能。理解这一字词的深层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掌握汉语的表达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