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刘备是什么时候当皇帝的】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,他的称帝标志着蜀汉政权的正式建立。了解刘备何时当皇帝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三国历史的发展脉络。
一、
刘备(161年-223年),字玄德,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是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和军事领袖之一。他在经历多年的颠沛流离后,最终在益州(今四川一带)建立了自己的政权,并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,国号为“汉”,史称“蜀汉”。
刘备称帝的时间是在其重要将领关羽被东吴所杀之后,为了报关羽之仇,他发动了夷陵之战,但最终战败。此后,他退守白帝城,并在次年(223年)病逝。刘备的称帝标志着蜀汉政权的正式成立,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。
二、表格:刘备称帝时间及相关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刘备 |
字 | 玄德 |
出生年份 | 161年 |
去世年份 | 223年 |
称帝年份 | 221年 |
国号 | 汉(蜀汉) |
都城 | 成都(今四川省成都市) |
被追封为皇帝的原因 | 剑阁失守后,刘禅投降,曹魏追封其为“汉中王”;但实际称帝是在221年 |
历史背景 |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,群雄割据,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,占据荆州、益州 |
后续发展 | 刘备死后,其子刘禅继位,由诸葛亮辅政,延续蜀汉政权 |
三、结语
刘备称帝是三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节点,标志着蜀汉政权的正式建立。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,但他的努力和领导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。了解这一历史事件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三国时期的复杂局势与人物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