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求仁得仁啥意思】“求仁得仁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符的状态。它源自《论语·述而》中的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”,后来在不同语境中被引申为追求仁爱之心,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或结果。
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:追求仁爱,最终得到了仁爱。它既表达了一个人对道德、仁慈的追求,也暗示了这种追求最终得到了满足或实现。
“求仁得仁”是一种强调道德追求与结果一致的表达方式。它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心怀仁爱,最终也得到了仁爱的回报,体现了善有善报的思想。在现代语境中,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,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。
表格展示: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 引申意义 |
求仁得仁 | 追求仁爱,最终得到仁爱 | 《论语·述而》 | 常用于描述道德追求与结果一致的情况 | 强调善行终有善报,理想与现实相符 |
字面意思 | 追求仁,得到仁 | —— | 用于评价人的行为和结果 | 表达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状态 |
现代用法 | 可用于形容人坚持善良、正直的生活方式 | 现代文学、口语中 | 体现个人价值观的实现 | 鼓励人们坚持道德和仁爱 |
总结:
“求仁得仁”不仅是对古代儒家思想的传承,也是现代人面对人生选择时的一种精神指引。它告诉我们,只要心中有仁,坚持正道,最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