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】在医疗纠纷或法律诉讼中,病历作为重要的证据材料,其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合法性至关重要。为了确保病历的原始状态不被篡改,医疗机构通常会采取“封存病历”的措施。以下是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总结。
一、封存病历的必要性
1. 保障患者权益:防止病历被人为修改或删除,确保患者知情权和监督权。
2. 维护医疗安全:为后续医疗事故鉴定或法律程序提供真实依据。
3. 规范医疗行为:促使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记录病历,减少操作失误。
二、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
步骤 | 内容说明 |
1 | 确认封存原因 由患者或其家属提出申请,或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封存病历。 |
2 | 双方到场 患者或其代理人、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医护人员必须同时在场,确保过程公开透明。 |
3 | 清点病历资料 对所有相关的门诊、住院、检查、检验等病历资料进行清点,确保无遗漏。 |
4 | 现场封存 使用专用封条或密封袋对病历进行封存,封条上应注明封存时间、封存人及见证人信息。 |
5 | 签字确认 患者或其代理人、医疗机构代表及见证人(如第三方机构)应在封条或封存记录上签字确认。 |
6 | 保存地点 封存后的病历应由医疗机构妥善保管,必要时可移交至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指定场所。 |
7 | 留存副本 医疗机构应保留一份封存前的病历复印件,并加盖公章以备查证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- 封存过程中应保持冷静,避免情绪化争执,确保程序合法合规。
- 若患者无法亲自到场,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及相关身份证明。
- 封存后,若需调取病历,必须经过相关单位批准并履行正式手续。
通过规范的封存流程,不仅可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,也能提升医疗机构的专业形象和公信力。建议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,定期开展培训,提高医务人员对病历管理的重视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