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捱字什么意思】“捱”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,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。它在汉语中有一定的含义和用法,尤其在口语或书面语中常用于表达“拖延、忍耐、熬过”的意思。下面将对“捱”字进行详细解析,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、用法及例句。
一、
“捱”字读音为 ái,属于左右结构的汉字,由“扌”(手)和“艾”组成。其本义是“用手支撑、扶持”,引申为“拖延、忍耐、熬过时间”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捱”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困难、痛苦或无聊时,强行坚持下去的行为。
常见用法包括:
- 捱日子:指勉强维持生活。
- 捱时间:指拖延时间,不愿马上做某事。
- 捱饿:忍受饥饿。
- 捱打:忍受被打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捱”字在普通话中并不常用,更多出现在方言或文学作品中,尤其是在北方地区,如河南、山东等地的口语中较为常见。
二、表格总结
汉字 | 捱 |
拼音 | ái |
结构 | 左右结构 |
部首 | 扌(手) |
本义 | 用手支撑、扶持 |
引申义 | 拖延、忍耐、熬过 |
常见用法 | 捱日子、捱时间、捱饿、捱打 |
使用场景 | 方言、文学作品、口语中较多 |
现代使用频率 | 较低 |
同义词 | 拖延、忍耐、熬 |
反义词 | 立即、迅速、果断 |
三、结语
“捱”字虽然不常见,但其意义明确,主要用于描述一种被动、忍耐的状态。在实际使用中,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一些方言表达或古文中的用法。如果你在阅读或听别人说话时遇到这个词,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,不必过于纠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