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问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诲人不倦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意思是教导别人从不感到疲倦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教育他人时非常耐心、认真,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。
一、成语解析
词语 | 含义 |
诲 | 教导、教诲 |
人 | 他人、学生 |
不倦 | 不感到疲倦 |
整体意思:指教导他人时始终保持耐心,不因重复或困难而感到厌烦。
二、出处与背景
- 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
- 作者:孔子及其弟子
- 背景:孔子提倡“有教无类”,主张对所有学生都应耐心教导,不论其出身或资质如何。
三、用法与例句
用法 | 例句 |
形容教师 | 张老师教学认真,诲人不倦,深受学生爱戴。 |
描述教育者 |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,始终保持着诲人不倦的精神。 |
表达态度 | 面对学生的提问,他总是诲人不倦地讲解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耐心教导、循循善诱、诲尔谆谆 |
反义词 | 厌学厌教、敷衍了事、马虎应付 |
五、现实意义
在现代社会中,“诲人不倦”不仅适用于教师,也可以用于任何需要传授知识或技能的人。它强调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,提醒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保持耐心与坚持。
六、总结
“诲人不倦”是中华文化中推崇的一种教育精神,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怀。它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,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。只有不断学习、不断教导,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