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蝉古诗的赏析】《蝉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全诗如下:
> 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
> 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
这首诗通过描写蝉的生存状态和鸣叫行为,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无奈。诗中借蝉抒情,情感深沉,寓意深远。
《蝉》一诗以蝉为题材,借物抒怀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被理解的苦闷。诗中“本以高难饱”一句,表面上写蝉因栖高处而难以觅食,实则暗喻诗人高洁自持却生活艰难;“徒劳恨费声”则表现出诗人虽有志向却无人理解的愤懑。“五更疏欲断”描绘了夜深人静时蝉声渐弱,象征着希望逐渐破灭;“一树碧无情”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外界的隔阂感,表现了世态炎凉、人心冷漠的现实。
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特有的含蓄与婉约风格。
表格:《蝉》古诗赏析对比表
诗句 | 字面意思 | 深层含义 | 艺术手法 | 情感表达 |
本以高难饱 | 本来因为栖息在高处而难以吃饱 | 高洁之人常处于困境,难以获得实际利益 | 借物喻人 | 孤独、困顿 |
徒劳恨费声 | 白白地发出声音,却无人理会 | 有志难伸,努力无果 | 对比、反讽 | 愤懑、无奈 |
五更疏欲断 | 五更时分声音稀疏,几乎断绝 | 希望逐渐消失,理想难以实现 | 环境描写 | 失望、悲凉 |
一树碧无情 | 一棵绿树冷眼旁观,毫无感情 | 世人冷漠,无人理解 | 拟人、对比 | 孤独、无助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《蝉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,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写照。它通过对蝉的描写,寄托了诗人对人生、仕途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