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版记是什么】“版记”是公文写作中一个常见的术语,尤其在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的正式文件中经常出现。它是指在公文末尾所附的一些说明性文字,用于对公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提供相关信息。理解“版记”的含义及其作用,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公文写作规范。
一、版记的定义
版记是指在公文正文之后,用于说明公文的印发单位、印发日期、分发范围、联系人等信息的文字部分。它是公文格式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和使用规范。
二、版记的主要内容
内容项 | 说明 |
印发机关 | 指明公文的发布单位或起草单位 |
印发日期 | 公文正式发布的日期 |
分发范围 | 明确公文的阅读对象或适用范围 |
联系人及电话 | 提供负责人的联系方式,便于查询 |
备注 | 对公文内容的补充说明或特殊说明 |
三、版记的作用
1. 明确责任主体:通过注明印发机关,明确公文的责任归属。
2. 规范管理:帮助相关部门对公文进行分类、归档和管理。
3. 提高效率:提供联系信息,便于后续沟通与反馈。
4. 增强权威性:使公文更具正式性和严肃性。
四、版记的格式要求
- 版记一般位于公文末页底部,与正文之间空一行。
- 使用仿宋字体,字号为4号。
- “版记”二字应居中排列,使用黑体加粗。
- 各项内容应左对齐,不使用缩进。
五、常见误区
误区 | 正确做法 |
将版记内容写入正文 | 版记应单独成页,不能混入正文 |
忽略联系人信息 | 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联系人及电话 |
使用非标准字体 | 应使用规定的字体和字号 |
版记位置错误 | 应放在正文之后,末页底部 |
六、总结
“版记”是公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公文的背景信息和管理信息。正确撰写和使用版记,不仅能够提升公文的专业性,还能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。在实际工作中,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,避免因格式不当而影响公文的效力。
项目 | 内容 |
标题 | 版记是什么 |
定义 | 公文末尾的说明性文字 |
内容 | 印发机关、日期、分发范围、联系人等 |
作用 | 明确责任、规范管理、提高效率 |
格式 | 仿宋字体,左对齐,居中写“版记” |
常见问题 | 避免混入正文、填写完整信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