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会卡场口的翡翠什么特征】会卡场口是缅甸著名的翡翠矿区之一,位于缅甸北部的雾露河上游地区。这里的翡翠矿石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颜色而闻名,深受翡翠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。了解会卡场口翡翠的特征,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其真伪与价值。
一、
会卡场口的翡翠主要以“灰绿色”为主色调,表面常带有明显的“棉”或“绺”,质地较为细腻,但透明度相对较低。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,会卡料通常含有较多的杂质,如黑点、白棉等,这使得其在加工时需要更多的打磨和筛选。此外,会卡场口的翡翠多为原石形态,块度较大,适合雕刻成大型摆件或手镯。
虽然会卡料的品质不如老坑种(如帕敢、莫西沙等),但在市场中仍有一定的流通性,尤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质会卡料,依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。
二、表格:会卡场口翡翠的主要特征
特征项目 | 具体表现 |
颜色 | 以灰绿色为主,部分偏蓝或偏黄,色泽较沉稳 |
透明度 | 多数偏低,属于半透明至不透明,部分优质料可达微透明 |
结构 | 细腻但略显松散,常见“棉”、“绺”现象 |
矿物成分 | 主要为硬玉(钠铝硅酸盐),含少量辉石、角闪石等伴生矿物 |
表面特征 | 常有风化皮壳,表面粗糙,带“蜡壳”或“水石”特征 |
块度大小 | 原石块度较大,适合雕刻大型作品 |
加工难度 | 因结构松散,加工时易裂,需谨慎处理 |
收藏价值 | 普通料价值较低,优质料仍有一定收藏和投资潜力 |
三、结语
会卡场口的翡翠虽不如其他知名场口那样出名,但其独特的风格和天然美感仍然吸引了不少爱好者。选购时应结合颜色、质地、透明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,避免被低质材料误导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建议多参考实物样品,并寻求专业鉴定意见,以提升辨识能力。